(1)自蓄电池安装之日起,每个月应对全部蓄电池的浮充电压作一次巡检,逐个检测并记录蓄电池的浮充电压;如发现电池组中浮允电压*高的与*低的电池偏差值大于1,2V (15°C-30°C),应对整组蓄电池进行均衡充电维护,维护后,若浮充电压偏差仍然大于平均值+0.9V,此时必须对电压偏低或偏高的蓄电池进行单独活化(充放电)维护,经过以上措施仍不能正常运行的蓄电池,需要进行单独更换处理。
(2)正常浮充运行4-6个月后,需对整纽电池进行一-次均衡充电(手动进行)。建议每隔3个月对电池组进行一次均衡充电,每次均衡允电时间*短5-10小时,*长不超过24小时。
(3)在蓄电池组出现放电后应立即进行返充电,*长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2个小时,否则可能因极板出现硫酸盐化而造成永久性的容量下降。
(4) 日常运行中,浮允或开路状态下若发现有蓄电池内阻高于说明书参考数值的30%,或者高于同批次电池的20%,应对该电池的进行放电性能测试。
维护周期表:
序号 | 维护对象 | 维护项目 | 维护内容 | 要求 | 维护类型 | 维护周期 |
1 | 环境巡视 | 照明环境 | 巡检电池运室照明情况, 应急照明状态指示 | 机房内应光线充足,应急照明状态显示正常 | 例行维护 | 月 |
2 | 维护环境 | 巡检电池室内环境状况 | 机房内应干净整洁,无杂物存放,通风无异味, | 例行维护 | 月 |
3 | 温度湿度 | 记录电池室温度湿度参数 | 电池室温度适宜,保持25(±5)°C | 例行维护 | 月 |
4 | 状态巡视 | 外观 | 巡视电池外观 | 无破损、漏液、鼓胀、爬酸,端子和连接线无腐蚀 | 例行维护 | 月 |
5 | 电压 | 确认面板电压显示电压正常 | 设备面板电池电压显示值和仪表参数值相差不能≤1%,每月测量一次 | 例行维护 | 月 |
6 | 蓄 电 池 组 | 设备清洁 | 清洁电池表面灰尘 | 无明显灰尘 | 例行维护 | 年 |
7 | 全部压降 | 测量蓄电池到负载端的全部压降 | 220V系统压降相差不能大于12V,48V系统相差不能大于3.2V | 预防性维护 | 年 |
8 | 纹波电压测试 | 用万用表交流档测量纹波电压 | 浮充状态下整租、正负半组交流纹波电压测试,要求纹波电压<1%直流电压 | 预防性维护 | 年 |
核对性放电 | 进行电池放电测试 | 放出额定容量值30%-40%电池性能正常 | 预防性维护 | 年 |
9 | 容量测试 | 进行电池放电测试(电池在投运前应做一次容量测试,并保留单体电压、放电电流等测试数据) | 放出额定容量值80%电池性能正常 | 预防性维护 | 三年 |
10 | 电 池 连接条 | 电气连接松紧度 | 按电池厂家规定的紧固力矩对极柱螺钉进行紧固力矩效验查看接头处无异常 | 各接头处无氧化,接触良好无松动 | 预防性维护 | 年 |
11 | 压降 | 测试电池连接条压降 | 蓄电池单体连接条放电时压降不应大于10mV | 预防性维护 | 年 |
12 | 温升 | 测量极柱及连接线端充放电时的温升 | 充放电时电池连接端子温升<50°C,无螺丝松动,局部无打火痕迹 | 预防性维护 | 年 |
13 | 电池开关(电容丝) | 电池开关(电容丝) | 检查熔断器、断路器电气连接处的温升 | (1放电时熔断器的温升应<80°C (2)与上一次测试结果无明显变化 | 预防性维护 | 年 |
14 | 电池内阻 | 电池内阻测量 | 使用电池内阻测试仪测量 | 单体电池内阻值数据 | 预防性维护 | 年 |
15 | 蓄电池温度 | 电池温度测量 | 使用红外热成像测量 | (1)备用状态:25-30°C之间 (2)放电状态:电池外壳温度不能>80°C | 预防性维护 | 月度/季度 |